深化殡葬改革 推广文明理念
万宁:公墓安葬绿色祭扫渐成风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通讯员 崔煜
4月4日,前来万宁福地山公墓祭扫的人络绎不绝。在墓园门口的展板上,一份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倡议书吸引大家驻足。“丧事简办,厚养薄葬。遵守殡葬管理规定,自觉抵制高额丧葬费用和殡葬迷信活动……”不少人主动在倡议书上签下名字。
近年来,万宁不断深化殡葬改革,推动丧葬移风易俗,绿色、文明、科学、节俭的殡葬理念渐入人心。
加大宣传力度
促进文明祭扫
“祭祀重在心意,燃放鞭炮、焚烧纸钱污染环境,鲜花祭扫更生态环保。”4月4日上午,万宁市和乐镇和乐村村民陈女士捧着一束鲜花来到福地山公墓祭扫已故亲人,她表示,时代在发展,祭扫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因此今年选择了鲜花祭扫的方式。
说起祭扫新风尚,万宁市长丰镇东和居委会委员蔡辉鸿感触颇深。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他于3月30日至4月5日在辖区墓地周边巡查,重点检查祭扫人员是否携带明火、鞭炮。“今年大家祭扫更文明了,烧纸钱的少了,燃放鞭炮的更是明显减少。”他说。
近年来,万宁市民政部门多措并举做好文明祭扫、绿色殡葬宣传工作。“日常,我们在各村(居)委会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春节、清明等重大节假日,还会安排移动宣传车在各村庄、公墓周边加大宣传。”万宁市民政局党组成员黄家涛介绍。
记者看到,在通往福地山公墓的道路两旁,随处悬挂着“行文明祭扫 过绿色清明”“移风易俗 厚养薄葬”等文明祭扫宣传横幅。墓园里面也张贴着相关宣传语,并用普通话和万宁方言轮流播放着文明祭扫、绿色丧葬的提示。
优化办事流程
推广公墓安葬
一个多月前,万宁市万城镇张先生的父亲不幸去世。是将父亲安葬到公墓,还是按照旧习将其葬到公墓以外的地方?张先生和家人商量后,选择了前者。
“只需提供社区开具的死亡证明和死者身份证,几分钟就可以线上办理好入葬手续,特别方便。”张先生说,便利的入葬审批手续让父亲顺利安葬到公墓。
为切实解决群众办理家属“身后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万宁市民政局与卫健部门紧密合作,通过跨部门协同、流程优化、宣传前置等举措,实现了殡葬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无缝衔接,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赢得了广泛好评。
过去,群众办理公墓入葬手续时,须提供派出所出具的死亡注销证明或人民医院的死亡证明,并填写申请表,经公墓第三方托管机构盖章确认后,再由民政局审批。这一流程繁琐复杂,群众反复跑腿,办理体验不佳。
为简化审批流程,去年底开始,万宁市首次推行“顺位”取号安葬,群众从受理到领取《墓位号领取单》仅需不到5分钟,真正实现了“群众少跑路”,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市民政局与市卫健委沟通协同,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的出具流程。同时,设立3个月过渡期,允许暂时使用村委会死亡证明办理公墓入葬手续,确保群众办理丧事不受影响。
据了解,近年来,万宁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2亿元,建成并投入使用5座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积共746亩,总墓穴约3.5万个,通过推进公益性节地安葬设施建设,满足群众安葬需求,有效整治散埋乱葬,引导大家摒弃陋习,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丧葬观念。
“通过一系列举措,群众对公益性公墓的入葬意识和节地生态安葬政策的知晓率逐步提升。”黄家涛表示,万宁将进一步优化殡葬服务流程,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群众办理家属“身后事”更加便捷、高效,推动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
(海南日报万城4月5日电)
原创文章,作者:Huiz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zang.com/info/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