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殡葬改革以及移风易俗的决策部署,首届中国殡葬治理30人论坛近日在上海举办,研讨殡葬治理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殡葬领域政产学研交流,为加快完善中国特色殡葬治理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该论坛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主办,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殡葬治理研究分会、福寿园国际集团承办。其间,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政务云计算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的专家学者,以及业界代表,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从业经验围绕“新时代中国殡葬治理创新”展开交流研讨,思路宽广,气氛热烈。
本报分两期对论坛交流发言进行梳理刊发,以期对殡葬工作高质量发展有所促进和启发。
首届中国殡葬治理30人论坛现场
用新视角推进殡葬社会治理
周汉民
中国式现代化为做好新时代殡葬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推进殡葬社会治理提供了新视角。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中度以上,这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课题。殡葬社会治理必须要与我国人口的发展总趋势紧密相连,绝对不能忽视人口结构的变化,并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前行。
殡葬事业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益事业,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这就要求在殡葬社会治理中,政府要承担起基本责任并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应有作用,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群众“逝有所安”。
殡葬社会治理应当充分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逝有所安”、逝者为大,弘扬孝道、慎终追远等体现的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在特定日子,全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这其实就是为了慎终追远。慎终追远在物质层面也应当充分表达,可以有许多创造和发明。
考虑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定要进行殡葬改革,坚持节约和集约的基本原则,把双碳目标作为殡葬事业发展目标之一,珍惜和有效利用每一寸土地。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宽,越来越多的殡葬先行者走出国门,这也反映出殡葬领域的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迫切。
殡葬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在法制建设上闯新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殡葬事业一直处在改革之中,但所有改革都要首先立足法制建设。我国殡葬法制建设与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缺少一部综合性法规。其他国家的经验做法,对于我国殡葬法制建设创新和殡葬法规制定,具有一定的学习借鉴价值。比如,英国的殡葬法强调每个墓地应该有个公共空间,用于举行追思告别仪式或纪念活动;德国的殡葬法强调卫生安全,殡葬要达到国家卫生安全标准;日本的殡葬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规定殡葬一定要符合自然发展的法则……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
殡葬社会治理是个宏大的事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做好殡葬社会治理,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作者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
推进殡葬治理现代化
王杰秀
殡葬治理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殡葬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要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高度和视角看殡葬,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推动殡葬治理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以治理现代化为方向。按照中央关于治理现代化总体要求,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出发,统筹人民群众“逝有所安”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现代文明生死观塑造,谋篇布局和扎实推进殡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
不断完善殡葬治理体制机制。殡葬工作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同时涉及“千年习俗”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和迫切性。推进殡葬治理现代化,应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元参与、党员带头、全民动员”的体制机制。
一是坚持党对殡葬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在殡葬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二是强化政府主体责任,统筹协调民政等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发挥政府制定政策、行政推动、资金支持等作用推动殡葬工作落实。三是加强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特别是发挥好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有关社会组织的作用,解决好殡葬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激发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动力。五是培育文明健康的殡葬文化,让文明礼葬真正成为社会的新风尚,以先进的殡葬文化推动移风易俗,滋润和提升殡葬的品质。
探索创新殡葬治理的路径方法。推进殡葬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科学的方法手段。创新殡葬治理方式方法,有效解决殡葬领域重点难点问题,需要精准发现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系统梳理政策制度短板,科学制定政策法规,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殡葬治理法治化、社会化、专业化、科技化水平。
一是提高殡葬治理法治化水平。殡葬法规政策滞后是殡葬治理目前存在的一大短板,殡葬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等对殡葬立法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目前法治建设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应该尽快改变。二是典型引路。鼓励殡葬治理创新,树立创新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三是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科技支撑促进殡葬治理现代化。四是立足本来、借鉴外来。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殡葬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坚持国际视野,以开放的心态对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手段等进行吸收借鉴。(作者系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王杰秀
推动殡葬治理 为城市治理贡献力量
高骥
作为超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人口基数巨大,殡葬需求复杂多元,托底保障和适度消费两类市场并存,传统祭扫和文化创意两种观念同在。近年来,上海在殡葬治理方面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把慎终追远理念贯穿殡、葬、祭三个环节。
殡的环节体现慎终,祭的环节主打追远,葬的环节既是慎终的终点,又是追远的起点。我们以暖心主导殡、以多元主导葬、以文化主导祭,三个环节各有侧重。
在以暖心主导殡方面,重在化解丧属突如其来的巨大哀痛,我们推广白事陪伴服务,让丧属的伤心事只说一次,后面流程中都由陪伴员代劳;我们积极提升殡葬职工服务水平和综合素养,在民政部举办的殡仪服务员大赛中获得冠军;我们推出花艺租借、千元套餐、帮困济丧等惠民殡葬举措,让丧属的烦心事、揪心事变成暖心事。
在以多元主导葬方面,我们大力推行节地葬,新开墓穴小于0.6平方米,0.4平方米的小型墓成为销售的主流产品,不少公墓已开发出低于0.2平方米的墓穴;壁葬、草坪葬、树葬以及海葬等生态葬式越来越丰富。本市海葬工作已经开展34年,共有6.2万例逝者骨灰撒入大海,节约土地2.5万平方米。
在以文化主导祭方面,我们倡导鲜花祭奠、公祭悼念、家庭追思、AI复活等多样化文明祭扫活动。推出“梨花风起正清明”文化系列活动,开展 “树说思念”纪念林植树活动,让墓园成为精神寄托的载体。
二是聚焦矛盾焦点,突破三个难题。
第一,以一键到达消除信息差别。在成功清理非法虚假网站和网页,建成上海市殡葬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开通“公民身故一件事”殡仪服务网上办理功能,市民可以在线办理遗体接运、预订礼厅、选择丧葬用品等白事服务事项,一键到达消除信息差别。
第二,以综合监管规范中介市场。加大对太平间等殡葬中介盘踞地的整治力度,发布《上海市殡葬代理服务行业公约》,强化殡仪馆管理,规范殡仪馆内中介服务行为,将“黑中介”堵在行业之外。今年,市政府将殡葬中介纳入综合监管范围,这将更有力地促进殡葬代理服务规范有序。
第三,以环保改造践行绿色理念。2021年起,上海启动环保型火化机升级改造,发布绿色环保型火化机企业标准。2023年以来,全市殡仪馆基本完成绿色火化机改造。虽然我们做了一点工作,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难题,还有很多困惑。比如行业特殊性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再比如死亡人口增加与土地减量的矛盾,各类葬式供给与风俗习惯的矛盾,设施不足与邻避效应的矛盾,政策法规供给不足与行业自律约束不力的矛盾。特别是公益属性与经营单位的矛盾,日益成为各类矛盾的底层逻辑和核心焦点。这些都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殡葬治理工作永远在路上,上海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持续革故鼎新,加强综合治理,推动殡葬行业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作者系上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上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骥
让殡葬事业回归理性
柴俊勇
当前,殡葬事业的治理创新面临移风易俗难度大、墓地资源难承受、生态殡葬共识弱等三个难点,一些地方丧葬礼仪习俗传承仍流于表面化、形式化,举办丧事还存在着盲目攀比、搞封建迷信的情况。我国近些年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增死亡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土地资源短缺、新增墓地数量有限等导致部分城市墓地价格上涨。自2016年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以来,虽然选择树葬、海葬、深埋等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的逐年增多,这样一种绿色环保的形式正在逐步被大家认可,但总体而言,受“入土为安”传统观念影响,大家对塔葬、壁葬等新型葬式尚不能从感情上和思想上普遍接受,而且相应政策和措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新时代条件下,殡葬治理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情理兼顾”作为“生命终点”的价值导向,让殡葬事业真正实现“逝有所安”。
改习俗。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就要构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殡葬礼仪规范,注重情感哀思的寄托,看轻大操大办的排场。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强调殡葬的“追思”功能。通过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将元宇宙概念引入殡葬领域,设立“数字墓园”,融合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进行安葬与纪念。
改模式。一是促进数字化。由民政部门牵头殡葬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把“白事服务线上化、数字化”,开发类似“随申办”等由民政部门监管的殡葬白事、祭扫等相关的APP。二是保证公正透明。将殡葬服务机构资质、服务项目及价格进行统一展示,严厉打击部分违规的“一条龙”殡葬中介服务,整顿行业市场。三是优化配置。优化殡葬设施空间布局,推进殡葬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加强公益性安葬设施规划布局,归并小散埋葬设施,构建公益性安置为主、经营性为辅的殡葬设施新格局。
改观念。深化“尊重生命”“死者为大”的理念,实行更加人性化的政策。探索在殡仪馆设立追思室,在医院、养老院设置告别室。对于捐献人体器官或遗体者,更要有特殊的尊重。加强绿色殡葬宣传推广力度,扩大社会知晓度,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柴俊勇
关于殡葬治理创新的思考
王琦
目前,殡葬改革步入快速发展期,研究殡葬治理体系现代化势在必行,而新时代殡葬改革的重点也应体现在治理体系的创新上。以下是笔者关于殡葬治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要厘清殡葬的内涵外延。当前学界对殡葬有殡葬、殡葬祭、殡葬祭传、终殡葬祭传等多种表述,不一而足,使殡葬过程呈线性而无终点。这既丰富了殡葬的内涵,又扩大了殡葬的外延,概念不同,内涵外延有别,有必要加以厘清。
要进行殡葬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在对“生老病死”的体制安排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与其他几件“人生大事”相比,殡葬在管理体制上相对复杂,这对殡葬管理和殡葬事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亟须进行改革。
要加强对殡葬公益性的保障。殡葬具有公益属性,应与医疗、教育、养老相同,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可以试点殡仪馆里的服务完全由政府承担,实现全公益。
要以顺应时代发展和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殡葬的政策导向要充分考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考虑群众的需求和感受。政策引导要以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要因事因势因人而异。
要对封建迷信进行清晰界定。时至今日,对封建迷信仍无标准、界定模糊、众说纷纭。对封建迷信进行清晰界定,宜疏堵结合。同时,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加强引导,抵消封建迷信的影响。
要加快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应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同时吸收一些少数民族和地区在殡葬实践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设计更多节地生态的葬式葬法,使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更加多样化、便捷化和具有文化性。
要更加重视殡葬礼制。通过建立系统性的殡葬礼仪规范或规制,安顿逝者、追忆祖先、传承精神、弘扬文化,凝聚民族气节,维护社会安定,延续华夏文明。
要对公益性公墓从严管理。要通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合理有效地调配社会资本,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政府部门要对设立条件、投资主体、管理主体、葬式葬法等加强管理,防止公益性公墓资本化、宗族化以及经营性倾向。
要传承和弘扬殡葬文化。殡葬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殡葬的形态来看,要通过服务丰富殡葬文化,通过教育体现殡葬文化,通过大众传播展示殡葬文化,通过制度推动殡葬文化,形成完整系统的殡葬文化体系。
要推动殡葬服务创新。目前,殡葬服务需求旺盛,服务主体更加多元,行业发展不断增速。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体系,使服务更加透明、程序更加清晰、标准更加明确、规范更加合理,让殡葬更加温暖。(作者系中国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琦
从治理角度深化殡葬改革
王计生
殡葬,是民生大事,是社会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实现“逝有所安”、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殡葬,可以理解为文明人如何对待同类死亡的方式。死亡既然与生命不可分割,就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善待,这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管理和治理,一字之差,却是理念认知的颠覆。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是自上而下的,而治理是全方面力量为了同一个共识的共同参与。从管理到治理,这是一个认知高度的飞跃。国家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从治理角度深化殡葬改革,必须站在社会治理全局去思考。殡葬治理是非常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环境,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市场化、科技化、法治化等社会宏观趋势都需要纳入殡葬治理范畴。
同时,我们切身感到,虽然管理者和从业者都做了长期大量努力,但为什么社会舆论对殡葬行业的误解和偏见仍然存在?正是由于对死亡的避讳观念,导致殡葬话题边缘化。消除成见,“治理”或许是良方。我们自己先梳理清楚、讲述清楚什么是殡葬治理,再以合适的主题邀请社会各界来共同探讨,共同出谋划策,才能把“治理”落到实处。
殡葬治理须先达成三个底层逻辑共识:一是人口出生率,二是殡葬设施的重要性,三是关于殡葬本源的思考。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解决、无共识的话,上述的治理就无从谈起。
从业者往往关注眼前的人口死亡数据,而忽略人口出生率,但其实这个数据关乎行业未来的配置和走向。预计从2035年开始,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每年上千万的老年人口递增,给养老服务末端的殡葬服务也提出了挑战,殡葬服务供给能力能否跟上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记得在2019年召开的江西省殡葬设施建设管理现场推进会上指出,殡葬设施建设管理是决定殡葬改革最终成果的重要一环。满足人民优质生活需要的殡葬服务设施也应是提升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
另外,回到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的行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里是居民服务业,是地地道道的“服务业”,所以不能把服务简单化,而应回归“服务”的本质,回归到尊重“人”的本质。“人过留名”是人的基本需要,给家人留下一个念想,留下令人尊敬的人生故事、生命精神,用数字科技的开放思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思维,把“留”的文章做足,这需要我们从业者既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作者系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文/中国社会报)
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王计生
原创文章,作者:Huiz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zang.com/info/3520.html